靖西下甲末倫,唱詞一般以7字6句為一段,52句式,押腰腳韻,也可間插5字句、3字句、說白等。但有時每段句數也可少于6句或多于6句,甚至采用多句體的排歌句式。唱腔以固定曲調下甲調為基礎,腔隨字變,句式嚴謹;窘Y構為6個樂句,前有引腔(起式),后有尾聲(煞腔)。用宮調式。主要伴奏樂器是三弦。由表演者自彈自唱。
壯族末倫,除了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之外,還具有特別鮮明的群眾性。主要體現在傳統的末倫唱段多數反映的全是壯族百姓的遭際與命運,唱的盡是勞動人民的歡與樂、苦與怨、悲與傷。是勞苦大眾用于表白心扉,吐露真情,哀嘆身世,傾訴憤懣的心聲。因此說,末倫這一演唱藝術形式,地地道道的產生于壯族人民群眾之中,它為壯族人民所擁有,為壯族群眾服務,是壯族人民心目中一朵絢麗的藝術奇葩,盡管歷代的統治者從沒有給予壯族末倫于應有的藝術評價,但它卻世代相傳,永不枯竭。